2022-04-29 02:30:03
上图是美国卫星公司MaxarTechnologies拍摄的,俄罗斯巡洋舰“莫斯科”号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停靠的卫星照片。画面不仅可以清晰地看见“莫斯科”号搭载的反舰导弹,甚至连岸上的设施也清晰可见。这张照片就从侧面说明,支持乌克兰作战的美国情报机构与莫斯科号的沉没高度相关。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已经失去制空权的乌克兰,还能声称击沉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
事实上,就像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25日说的那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标枪”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等先进武器,是一种明显的“挑衅性”举动。“北约实质上已经通过代理人,进入了一场对俄战争,而且正在武装代理人”。
而且,现在的俄罗斯所面对的,不仅是手持西方国家武器的乌军,背后还有美西方国家在数字科技、卫星通信导航方面的支持。因此,俄罗斯事实上,就是在与美西方国家战斗,这也是俄乌战争难打的重要原因。
比如,美国无线电数据分析公司HawkEye360,就利用自身优势,为乌克兰提供关键作战区域GPS信号被干扰的情报。
Hakweye360提供的示例显示了他们检测到GPS信号遭到干扰的点位。
成立于2015年9月的美国鹰眼360(HawkEye360)公司,是一家无线电数据分析公司,通过运营低轨卫星星座,在全球范围内采集特定的无线电上行发射信号,实现高精度无线电测绘和上行射频信号定位。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能够利用卫星获取地面上的手机、雷达等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信号,从而进行监测和定位,为用户提供特定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例如,定位可疑船只的位置,并跟踪船只航线;帮助无线电用户排除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信号;通过识别和定位遇险信号,协助应急搜救工作等等。
HawkEye360天基监测体系示意图
别看HawkEye360只是一家民用公司,其实力却不容小觑,它能针对特定频率范围进行频谱调查,从而创建整个区域能量密度的热图。也就是说,它能发现某个特定区域的电磁信号突然增大,并进行定位和监测,这在军事上的用途相当大,能够发现军队指挥机关的准确位置。
可以说,通过这次俄乌竞争,俄罗斯再次认识到了西方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威力,因此,也准备与我东方大国加大合作力度了。
近日,据《参考消息》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经理罗戈津当天表示,该公司将与中国同行讨论参照“格洛纳斯”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做法,在卫星通信和地球遥感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合作。
应当说,这是一条震撼外界的大新闻,必将深刻影响大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不过,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在太空方面的合作,早就已经开始了。这也显示了当年双方高层领导的智慧!
出于共同应对美国和北约的压力,早在1992年,中俄两国就签署了政府间太空合作协定。2000年,双方又成立中俄航太合作分委会,开展太空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卫星导航合作成为了重点领域。2014年7月,中俄双方正式签署卫星导航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北斗”和“格洛纳斯”的系统兼容开始启动。
2015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了《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兼容与互操作的正式的提出,标志着双方导航系统的合作进入了实质化的发展阶段。
其实,全球导航系统,除了中国的“北斗”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还有美国的“GPS”和欧盟的“伽利略”。在这些系统中,美国的GPS应用最为广泛。
四大导航系统各自卫星分布情况
但是,美国人太小气,也太坏。因为,美国的“GPS”导航信号分军码和民码,只有美国和其主要盟国可使用精度高、可靠性好的军码,其他国家只能使用低精度的民码。而且,这种低精度是美国人故意加入错误信息造成的。
还有更狠的,GPS的应用,必须受到美国军方的制约。在战时甚至美国人认为的特殊时间段,它都可实施“局部屏蔽”,关闭相关区域的GPS信号,或者在民码上施加干扰,让用户无法正常使用GPS。
美军士兵利用GPS定位
比如,在2008年俄格战争期间,投入战区的俄军部分车辆,就发生了GPS信号丢失现象,当时就被怀疑与美国做手脚有关。之前,许多网友都认为,咱们对美国太软弱,因为我们也有洲际导弹,完全可以攻击美国本土。但是,由于当时我们也在使用GPS导航,因此美国是绝不会允许我们用美国GPS系统导航的导弹,去攻击美国的。
由此看来,定位导航特别是军用系统的定位导航,完全依靠美国的GPS系统是极不安全的。所以中俄都在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哪怕是美国的盟友——欧盟,也宁愿花巨资建设了自己的“伽利略”系统。
可能有人会问,俄罗斯有自己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还要用GPS,还要与我国进行合作呢?这就要从前苏联时期说起了。
“格洛纳斯”项目,是前苏联在1976年启动的,当时的计划是使用24颗卫星实现全球定位服务。而且,格洛纳斯还可以防止整个卫星导航系统被敌方干扰,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见,苏联人还是非常有远见的。
“格洛纳斯”轨道星座
但是,苏联卫星的电子技术水平和美国比有很大差距,苏联这些卫星的寿命只有一年,真实的平均在轨寿命也只有14个月。由于多次发射失败和卫星工作寿命较短,所以一直到1996年,一共发射了70多颗卫星时,才达到额定工作的24颗,宣布正式完投入服务。不过,由于俄罗斯的经济困难,格洛纳斯星座的卫星数量一直在减少,甚至最低降到7颗卫星,严重影响了它的效能。
如今,“格洛纳斯”在轨卫星群包括27颗卫星(25颗“格洛纳斯-M”和2颗“格洛纳斯-K”),但是,有16颗已经超出服役期。目前,俄罗斯方面打算,将“格洛纳斯-M”于2025年全部退役,全部更换新一代卫星“格洛纳斯-K”和“格洛纳斯-K2”。
面临淘汰的“格洛纳斯-M”卫星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目前面临两个最尴尬的情况,一是没钱更新系统,二是买不到卫星制造所需的零部件。
因为,自乌克兰事件以来,西方对俄罗斯的疯狂制裁,已经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经济,同时西方国家又对俄罗斯实行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禁运,致使“格洛纳斯”的卫星发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格洛纳斯”还有一个大问题,它主要用于军事用途,民用市场的占有率不高。甚至在民用领域的性能还不如中国的“北斗”,所以“格洛纳斯”无法获得经济收入,没有形成民用市场补贴研发的良性循环。因此,俄罗斯民众甚至俄军一直使用美国的GPS。比如,俄罗斯的民航客机、舰船、车载交通系统等,很多都在使用着美国的GPS设备,而美国随时都可以掐断俄境内的GPS信号。
但是,现在不行了,美西方国家不可能再让俄罗斯使用GPS了,而且,即使他们允许,俄罗斯也不放心,不可能再相信美国了。这样一来,就给中国和俄罗斯在卫星导航方面加快合作,创造了条件。
2019年8月30日,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简称项委会)第六次会议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会议期间,经双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和平使用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协定》即将生效。该协定作为中俄卫星导航合作的重要政府间文件,将为两国卫星导航领域合作提供法律和组织保障。
目前,中俄两国都在对方境内,增建了卫星监测站!中国在俄罗斯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奥布宁斯克与伊尔库茨克三个地区,建设了新的监测站。而俄方则选择了我国长春、上海与乌鲁木齐,这极大提升了两国导航系统的地面信号接收能力。
可以说,别看中国卫星导航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的技术并不差。目前我国的北斗导航已进入了第三代,在轨卫星数量达到了50颗,甚至都超过了美国GPS系统的30颗,位列全球第一。
同时,我国北斗导航的军用定位精度达到了毫米级,即使民用定位精度也达到了1米级,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GPS10米的民用定位精度。
如今,中俄两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联合,必将开创一个新时代。不过,对俄罗斯来说,由于俄乌战争正在进行,他们最急迫的就是,尽快将俄机场与飞机上的GPS设备,全部替换为“格洛纳斯”系统,以保障高精度的导航信号与飞行安全。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经理戈津要求全部俄飞机撤换掉美国GPS系统
不过,由于“格洛纳斯”系统在卫星数量、精度与覆盖面等方面,太落后,因此罗戈津近日又宣布,中俄两国在卫星导航系统上将进行深度合作。这就意味着,俄军将大面积装备北斗导航系统。
这对美国与西方国家来说,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不过,现在的国际形势,早就已经不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称王称霸的时代了。即使在他们最擅长的高科技领域,中国也已经多次实现了破防。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国高科技产品,称雄全球。对此,他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以免惊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