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14:37:12
□本报首席记者吴温
作为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在全省的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市第一时间出台贯彻落实方案,全力实施“九大工程”,强力推进45项重点任务,确保省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见效。
市发改委作为全市经济综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两会部署,全面梳理工作任务,主动统筹协调,敢于攻坚克难,全力创先争优,重点抓好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奋力开创发展改革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发改力量,展现发改担当。
推动两大产业率先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率先突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抓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共分9个方面27项措施,其中涉及支持奖励政策7个方面21项;设立200亿元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每年设立10亿元主导产业发展资金,对产业发展支持的力度之大、强度之高前所未有。
为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资金支持,制定出台了《鼓励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化奖励资金实施细则》《主导产业重大项目补助实施细则》《鼓励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资金奖励实施细则》《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生物医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13个实施细则,奖补资金项目征集工作也已经启动。
为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主导产业专项基金设立,市发改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安排,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办公,细化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制定出台了《主导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和《主导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列推进公司注册、人员招聘、资金筹措等工作,力争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早日建立。
目前,市发改委正在按照石家庄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积极谋划构建“2+6+N”产业体系:“2”就是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实现率先突破;“6”就是强力培育现代商贸物流、洁净能源和绿色新材料、新型冶金材料、现代食品、先进装备制造、金融业等六大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我市现代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N”就是加快培育壮大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无极皮革、高邑陶瓷、正定家具、晋州纺织服装等“百亿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主导产业、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体系。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近日,在位于鹿泉区的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50多台工程机械、20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土方开挖作业,不久后,这里将进入项目基础和主体建设阶段。自2020年12月初开工以来,该项目一直处于加速推进的状态。据悉,项目一期工程计划2022年底竣工投产;二期工程预计2023年底竣工投产。建成后,5年内可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主导产业抓项目、聚焦项目优环境、围绕项目保要素,努力当好服务项目建设的“店小二”,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扩投资、稳增长,确保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积极开展“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活动,建立完善“五个一批”项目台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项目,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截至目前,共梳理出2806个项目,总投资16127.7亿元。
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市县领导包联帮扶负责制,强化“六个一”工作机制,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据介绍,1—9月,352个省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976.4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5.28%。其中,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等172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26.91亿元;河北国龙新型制剂及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55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456.53亿元;敬业集团钢铁装备升级改造等25个保投产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98.9亿元。352个项目中已有50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为在全市持续掀起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大抓项目热潮,9月举行了第三次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0月份举行了全市第二次项目观摩拉练活动。同时,精准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立市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构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石家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一靠项目,二靠产业,这两者都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结合“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牵头成立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若干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全市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加快项目落地等10个专项行动,并将10个专项行动的35条措施,进一步细化为42个年度目标,逐项分解到责任部门,制定举措有序推进,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项目落地、提升政务效能、优化纳税服务、提升市场监管水平、优化招投标采购等方面解难题、优服务、提标准,进一步厘清政府权力边界,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聚集资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石家庄日报)
文章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