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3 16:04:00
前言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站在历史的潮头,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中国的发展前景,以睿智的思想精心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
,他的总体规划明确中国的发展方向,引领中国走上一个又一个台阶。
邓小平首次南巡
1984年,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多个年头,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以及上海的经济发展如火如荼,邓小平决定亲眼看看这些发展成果。
于是在1月22日,邓小平和王震、杨尚昆等人坐上南下的火车,
前往珠海、深圳、厦门、上海等地实地考察。每到一地,
邓小平同志总要说一句:“
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决定的,办得怎么样,能否成功,我要亲自看一看。
坐在火车上,邓小平一边抽着烟,一边凝神看着窗外,窗外的景色一幕幕变换着,烟雾氤氲着在火车车厢,此时邓小平已经八十多岁,不知道当年自己力挽狂澜所做的决策对不对,这条路子有没有走的对不对,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邓小平的心头。
1月24日中午,火车到达深圳,下车后,邓小平没有做任何停留,就马不停蹄地会见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梁湘和其他领导成员。在交谈中,他强调:“
中央决定建设经济特区,这次来我就是看看深圳特区建设得怎么样。
说完后,邓小平看着身后一行人,说道:
你们讲,我先听
说完以后,邓小平没有再讲话,而是仔细聆听着其他人做汇报。
图邓小平在车上
下午四点多钟,邓小平一行人坐上大巴车来到深圳的一个工地上,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载重卡车川流不息,整个工地都响彻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远处60多处错落有致的高楼已经初具规模。
这时,深圳市领导人向邓小平说道:“
这个世贸大厦三天就能盖一层
,邓小平听后,一语双关地说了一句:“
这就是深圳速度
。”1月25、26日两天,邓小平同志先后去渔民新村、蛇口工业区、中外合资的华益铝材厂等地方进行考察。
到达渔民新村的时候,邓小平特意问当地村民的工资水平,当听到村长回答道:“
我们村人平均工资有430元,家家都是万元户
”,邓小平心里不太相信,专门走到一渔民家里查证真伪。
图邓小平
当看到村民家里齐整的房屋,现代化的电器,确定村长所言如实,邓小平满意地笑了,一同前行的邓榕调侃道:“
老爷子,这比你的工资都高呢”
,在深州的三天时间里,邓小平保持自己一贯行事作风,一口气视察了六七个地方。
1月26日下午,邓小平坐上军舰从蛇口来到珠海,在珠海的时候,邓小平参观了珠海市第一家引进的“三来一补”工业企业香洲毛纺厂,
虽
然毛纺厂的环境比较恶劣,毛絮弥漫着整个厂区
但是邓小平还是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工厂的各道工序。
从毛纺厂出来以后,八十多岁的老人丝毫没有倦意,饶有兴致地参观了
狮山电子厂,当得知该厂的领导人是自学成才后,邓小平十分高兴,赞扬道:
“年轻人办事好,年轻人办的工厂也好。”
图邓小平讲话
参观完珠海以后,邓小平心血来潮题了七个大字“
珠海经济特区好
”,随后邓小平坐汽车来到中山三乡,下榻当地的温泉宾馆,晚饭后,杨尚昆兴奋地找到邓小平,邀请他去爬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
罗三妹山坐落在温泉宾馆背后,海拔221米,东南坡有653个石阶,西南坡有427个石阶,一上一下,总共1080个,山上风景秀丽,环境宜人,邓小平欣然答应。
28日早上八点,邓小平特意换上比较轻便的“皮鞋”,来到罗三妹山脚下,
顺着蜿蜿蜒蜒的台阶拾级而上
,身旁的工作人员担心邓小平的身体吃不消,还特意为他准备了拐杖。
图邓小平南巡
但是邓小平全程坚持自己走上去,都不用工作人员搀扶,在上山的路上,他神态如若,丝毫不显疲态,时不时停下脚步,欣赏两边的景色,一行人仅仅用了45分钟就登上山顶,回程的时候,由于西南面坡陡路窄,不好走,随行人员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却不同意,他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地道:“
不走回头路
当得知邓小平为珠海题词后,深圳市的市委书记不愿意了,特意打电话给邓小平的警卫员,询问道:“
为什么没有给我们深圳题词
”,没有得到确定的回应后,
深圳市领导决定派接待处处长张荣同志专门到广州面见邓小平,
请求邓小平的墨宝
。
图邓小平
这时候,已经是阴历大年二十九了,还有一两天就要过年,邓小平一行人下榻在广州珠岛宾馆,大年三十的早上,邓小平正带着自己的小外孙在酒店散步,不一会儿,张荣进来提出自己的请求,邓小平说道:“
等我回北京再给你写吧
”,任务没有完成,张荣不肯罢休,
就在酒店里面垂头丧气地徘徊着
。
这时,路过的邓榕看见了,问道:“
张荣,你怎么不回家过年啊
”,张荣哭丧着脸说道:“这不是没有完成任务吗。”接着,张荣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说完后,邓榕说道:“
你放心,这事我替你办了
。”
邓小平回到房间,这时,桌子上已经摆好笔墨纸砚,邓小平疑惑道:“这时什么意思啊?邓榕在旁边说道:“
还不是你不给人家题词,人家不好意思回家过年
。”邓小平笑了,说道:“原来问题这么严重啊,你说,让我提什么字啊。”
图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张荣赶紧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递给邓小平,纸条上面写着总结成绩和经验,把深圳特区办得更好、深圳特区好等字眼。
邓小平看了看字条,没有说话,而是气定神闲地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水,一气呵成写下几个大字: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
”,写完后,邓小平没有犹豫,接着写道:“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张华小心翼翼地捧着邓小平的题词,如获至宝,其实当天是2月1日,邓小平故意写成1月26日,原来邓小平早已心中有数。
在广州过了春节以后,1984年2月7日,邓小平到达了厦门,在厦门邓小平来到“鹭江号”游艇上,由于厦门特区建立得比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发展,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汇报完工作以后。
项南拿出一张地图在邓小平面前展开,接着说道,“
厦门特区现在只有2.5平方公里,太小了,应该扩大到全岛的131平方公里。”
,邓小平看向项南,反问道:‘为什么?”
图邓小平南巡
项南回答说:“
现在厦门太束缚手脚,即使全面建成也没什么意思。厦门岛四周是海,是天然隔离带。如果把整个岛都建成特区的话,对于我们与台湾交往很有利。
说着,项南指了指地图,说道:“
您看,厦门离金门最近只有1000多米,如果厦门全面开放,再搞一个落地签证,‘三通’的问题就是不通也通了。这对台湾回到大陆是很有帮助的”。
话说完,邓小平没有立即回复,而是盯着地图沉思了半天,然后,转身对着身后的王震说道:“你觉得怎么样?”,王震点了点头,说道:“
我觉得可行
”接着,邓小平对项南说道:“
我看可以,这没有啥子问题嘛
图邓小平
听到邓小平同意,福建省的各级领导露出满意的笑容,接着福建省的领导又提出“
厦门特区”变成“自由港”
。他说:“
现在从台湾到大陆不能直达,必须从香港和日本绕道。如果把厦门建成自由港,会大大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
。”
但是实现厦门自由港必须实现三自由,“货物自由进出、人员自由往来、货币自由兑换”当听到福建省领导提出这个建议时。
邓小平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点起一支烟,望着远处的大海,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久,他才缓过神来,对着众人说道:“厦门要建成自由港,前两个好办,就是最后一个比较麻烦。”说完,他又抽了一口烟,说道:“
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实现自由港的部分政策。”
项南看到邓小平已经答应了两个条件,欣喜若狂,乘胜追
击提出第三个条件,把“厦门机场”改成“厦门国际机场”,话一说完,邓小平就拍板决定:“
好嘛,就把厦门机场改成国际机场。”
随后,邓小平又参观了厦门大学和在建的湖里工业园区,最后,邓小平给厦门特区题词:“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
”。2月11日,邓小平抵达上海,在上海呆了将近一周时间。2月17日,邓小平历时26天的南方考察结束。
邓小平再次南巡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带上自己的家人从北京出发再次踏上南巡之路,此时,邓小平已经是将近90岁的老人,相比第一次的精神抖擞,这一次,邓小平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这趟南巡之路意义非凡,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带来了生活上的变化,更是带来了思想上的动摇
。
图邓小平
这一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带来巨大冲击,
不仅如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在国际上散布一些对社会主义不好的言论。
在国内,一些人开始反思中国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甚至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怀疑。在这种背景下,
邓小平不顾自己已经88岁高龄再次不辞辛劳地踏上南巡之路
邓小平这一次的南巡就像一场春风,拂去人民心中的阴霾,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撒在人民的心田,使无数人摆脱经纪上和思想上的贫困。
当时,
邓小平的行程是完全保密的,只有少数人知道,邓小平将自己的南巡第一站设在湖北的武昌
,这天,湖北省的主要领导人早早地就站立在火车站,焦急的等待着,随着火车“轰隆轰隆”声音的消失,火车停止前进,这时,车门缓缓打开,邓小平从上面走下来,等在车站的领导非常激动,立即上前问候。
图邓小平
在武昌,邓小平没有多做停留,简单地听取了湖北省的领导人汇报的工作,最后,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
“现在有部分官员不能精准解决问题,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气息严重,我们对这些不当之风要狠抓,严抓,少说空话多做事,要把解决人民困难放在第一位。”
简单地交流后,邓小平就要离开,湖北省的领导人和邓小平一一握手,目送邓小平远去。
18日下午4时许,邓小平乘坐的火车来到长沙,湖南省省委书记
熊清泉和时任省委副书记孙文盛,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沈瑞庭,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夏赞忠,长沙市市长张明泰早已在月台等候多时,湖南是毛主席的故乡,在这里,邓小平勉励大家:
“湖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我们不少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在这里,他们靠着自己的胆识,敢于创造奇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湖南的经济要搞上去,让湖南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利用湖南丰富的资源,吸引外资进来”。
图邓小平
很快时间到了,邓小平在月台上和大家亲切地合影,再次踏上南去的火车。
1月19日上午9时许,一辆火车等在深圳车站,车门打开,工作人员动作迅速把长条木板放下,广州省市委各级领导兴奋地交头接耳,跃跃欲试。
这时,邓小平缓缓地走出来,向大家亲切地招手,时隔8年,邓小平再次来到这片土地,广东省省委书记谢非上前一步,亲切地握住的邓小平的手,说道:“
我们都非常想念您
”深圳市市委书记
李灏说:“
我们全市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郑良玉说:“
深圳人民盼望您来,已经盼了8年
随后,邓小平坐上中巴车,车子缓缓地行驶到邓小平下榻的市迎宾馆,因为邓小平年事已高,又长时间舟车劳顿,市领导都纷纷劝说邓小平休息休息再出发,但是邓小平却说道:“
来到深圳,我就坐不住,想到处看看
,陪同的工作人员也说道,邓小平昨天休息了一晚上,而且邓小平身体很好,可以安排行程。
接着,省市委领导安排邓小平登上车,观光深圳市容,车子穿梭在深圳市区,8年前,深圳市还是一片片水田,农舍,羊肠小道,8年后,
深圳焕然一新,现在一撞撞高耸入云的大厦,宽阔的马路穿插其中,看着深圳这一派生机勃勃地样子邓小平非常高兴。
图邓小平
1月20日上午9时35分,邓小平来到国贸大厦参观,参观完国贸大厦后,邓小平驱车来到深圳一家科技公司,
这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激光唱片、视盘和光盘放送机的公司
。邓小平到达科技公司后,有人向邓小平介绍公司的董事长是叶挺的儿子,邓小平非常高兴。
握着叶明华的手说道:“你是叶老二吧”,叶明华说道:“不是,我是叶老四”,接着,邓小平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五十年过去了。”随后,邓小平在叶明华的带领下来到贵宾室,观看纪录片《我们的邓大姐》,邓小平说道:
“我今年88岁,邓颖超同志和我同年,都是1904年生的我是8月出生,她比我约大半岁。”
这时,他又说道:“邓颖超同志是河南人。”邓楠反驳道:“
不,他是广西人
”但邓小平说道:“
她的原籍是河南。广西是她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没想到,已经88岁的邓小平记忆力还是这么好,思维还是这么敏捷。
图邓小平
1月22日邓小平带上一家人来到深圳植物园,正好碰上杨尚昆一家人,两位老人见面后,相互寒暄,杨尚昆的儿子杨绍明架着摄影机从身后出来,恭敬地向邓小平问好,邓榕从旁边说道:“
他是全国摄影协会副主席
”。
邓小平笑着说道:“
哎呀呀,他们杨家就出了两位主席啊
。”话一说完,逗得大家开心地笑起来。1月23日,小平同志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陪同下离开深圳,前往珠海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