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22:35:01
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首次公开了1950年11月25日,彭德怀发给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里面记载了毛岸英牺牲的细节。
军委,高贺: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二十五日十六时
从这封绝密电报中,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看出四点:
1、美军飞机经过时,时间是11点。
2、在房子内,连同毛岸英一共有4个人。
3、毛岸英等4人在11点时曾经走出房子,但是当他们返回房子后,忽然又来4架敌机,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
4、燃烧弹命中房子的时候,其中两名参谋及时跑出,毛岸英和高瑞欣壮烈牺牲。
对于这封绝密电报,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彭总都撤出了办公室了,危险还没有解除,毛岸英、高瑞欣等人为什么又回到作战室?
我们看一下亲历者成普将军在1972年12月18日写的《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
敌机轰炸前的那天上午,彭德怀由洪学智(志愿军副司令)拉到办公室右侧一个小土洞里防空去了。邓华(志愿军副司令)、解放(志愿军副司令)、杜平(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等几个人都在那里。在彭办公室坚守岗位工作的有毛岸英、成普、高瑞辛、徐亩元及值班的通信员郁有才、李某(我忘其名)。这些人是不能离开的,因为这是志愿军的作战指挥室,不管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自离开职守。在这个指挥室里,参谋人员每天24小时必须及时迅速处理敌我双方一切作战情况,在作战图上标出敌我部队位置,绘制作战要图,分析判断敌人企图,随时呈报指挥官,受领他的指示,起草作战电文,迅速传达部队行动。因为第二次战役的总攻击即将发起,参谋人员工作更加紧张,如稍一疏忽,贻误战机,是绝对不容许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参谋们一起没有离开办公室。在敌机轰炸前片刻,值班参谋徐亩元和通信员郁有才,因事离开了彭的办公室:参谋杨凤安、龚木不当班,在一个小士洞里休息,因此都未炸着。正当敌机轰炸时,在办公室里有四人,毛岸英、成普、高瑞辛和通信员李某。四架敌机同时投弹,将彭办公室全部炸塌。顿时一片火海,火焰腾空数十寸。手岸英、高瑞辛二同志当即葬身于列火之中。通信员李某被埋在炸塌的半山坡一边的房顶铁皮下,他从缝隙中爬出,侥幸不死。成普当时在门口观察,即被轰炸的气浪和火舌击到干门外的小沟内,头部烧伤,衣服着火,火里逃生幸免于死。与此同时,司令部的伙房也被炸垮,烈火烧死一个炊事员,另一个炊事员重伤。
对于毛岸英、高瑞欣等人在敌军轰炸时为何仍然留在办公室,成普将军在回忆录中解释说:“因为这是志愿军的作战指挥室,不管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自离开职守。在这个指挥室里,参谋人员每天24小时必须及时迅速处理敌我双方一切作战情况,在作战图上标出敌我部队位置,绘制作战要图,分析判断敌人企图,随时呈报指挥官,受领他的指示,起草作战电文,迅速传达部队行动。因为第二次战役的总攻击即将发起,参谋人员工作更加紧张,如稍一疏忽,贻误战机,是绝对不容许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参谋们一起没有离开办公室。”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1米高的花岗岩石立于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毛岸英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一片火海。71年过后的今天,不仅仅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我们才去祭奠上一枚沉重的花瓣。我们也应该为同时失去鲜活生命的高瑞欣参谋以及197653名志愿军烈士致以哀思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