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2 01:57:01
5415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5416.xyz
网上经常看到“十跪父母恩”、“父母恩大于天”,还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观点。
但如果是生而不养,生而不教呢?
1991年的冬天,安徽合肥一个贫穷的村庄,43岁老光棍王玉柱收留了一对流浪的母女,从此和女人结为夫妻,并把女人的女儿粉霞,视为己出,后来为女儿改名为王雪。在王雪4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是养父王玉柱靠扛水泥赚钱供养女读到了博士。
18年后的一天,当年抛弃他们娘俩的亲生父亲却带着100万来和王雪相认,面对突如其来的亲生父亲,学业有成的王雪到底会做出如果选择呢?是与亲生父亲相认,感谢他们的生育之恩,还是继续留在养父身边呢?和养父相依为命。
1,村头垃圾站捡到一对母女
家住安徽合肥的王玉柱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老光棍,之所以大家都熟悉王玉柱这个人,不光是因为他是老光棍,而是他的为人值得邻里乡亲为他竖起大拇指。他就像当年的雷锋一样,经常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
王玉柱本可以有一个好的生活的,只因家里有一个长期卧床的母亲需要照顾,因此他放弃了很多外出挣钱的机会,平时就是靠种菜和编竹筐卖钱为生,只因为家里穷还有一个长期卧床的母亲,所以王玉柱到了该成家的年龄时没有那个女孩愿意嫁给他,直到现在他43岁都还是一个人。
1991年的冬天格外冷,一出门就是凛冽的寒风,屋外大雪纷飞,人在路上走,呼口气都是烟雾缭绕。
对于老人来说,最难熬的就是冬天,果然在大雪纷飞的天气,王玉柱的母亲发起了高烧,王玉柱顾不了那么多背起母亲就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医生给输完液后,他就背着母亲准备回家。
当他走到村口的垃圾站旁边时,隐约看到有个人影,当他凑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她把衣服都给了孩子,自己紧穿了薄薄一层,而且身上已经淋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女人蜷缩着身体,王玉柱本想先把母亲送回家在过来询问女人的情况的,可他一想,大雪纷飞的天气,她实在不忍心女人和孩子挨冻,他和母亲就先把女人和孩子带回了家。
到家后,王玉柱把母亲放在床上,赶忙把房里的碳火盆烧上,给女人找了母亲的衣服换上,又给他们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面。王玉柱帮忙给孩子喂饭,让女人只管吃自己的。女人大口的吃了起来,后来面吃到一半的时候她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时他的母亲赶忙安慰是怎么回事,并把女人叫到自己床前,王玉柱也开始慌了,但她不知道怎么安慰,只是紧紧的抱着孩子给孩子取暖。
最后得知女人的丈夫抛弃他们娘俩和别的女人私奔了,而他的婆婆觉得自己的儿子都不要她们了,况且生的还是个女儿,就开始对女人百般刁难,最后女人忍受不了就带着孩子离开了那个家。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婆家回不去,娘家不能回,她真的已经走投无路了。听完女人的经历后,王玉柱的女人很是心疼,就决定让女人暂时留在自家,毕竟严寒的冬天,她还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
在王家住了三个多月里,女人也感觉王玉柱母子是个好人,虽然他们家没什么钱,但是他们对待孩子如亲生的一般,平时给孩子买东西毫不吝啬,买奶粉都是买最贵的一种,当时女人也说,孩子大了不用给孩子喝奶粉了,让她正常吃饭就行,可是王玉柱却说:“不要紧,孩子还小,平时吃的饭营养也不全面,大人怎么样都可以,但不能委屈了孩子。”也正式这番话让女人对王玉柱产生了好感,也有了让王玉柱做孩子父亲的打算。
2,王玉柱为孩子倾尽所有
几个月后王玉柱和女人简单的举行了婚礼就算是结婚了,知道他们要结婚,邻里乡亲都赶来送上祝福,尤其是大家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都抢着要抱抱。
本来冷冷清清的王家,因为有了女人和孩子的到来,变得更有烟火气了,家里欢声笑语也多了,王玉柱很珍惜他们娘俩给家里带来的温暖,之后王玉柱还给女儿改名为王雪,因为和他们娘俩相遇那天下着鹅毛大雪。
王玉柱对王雪非常宠爱,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别的孩子有的,我们家王雪也要有。”后来在养父的关爱和呵护下,王雪一天天健康长大。
时常能看见一家人在镇上买东西,小小的王雪走在父母的中间,用左边的小手拉着妈妈的手,右边的手拉着养父得手。一蹦一跳的看起来真像一家人。
1994年的冬天,王雪已经5岁了,王玉柱为了能多赚点钱供孩子上学,他除了卖菜赚钱之外,有空还会编一些竹筐拿到集市上去卖,王雪的母亲也没闲着,她找了一份离家不远的一家服装厂打工,有一天他加班回来已经很晚了,走到村口的木板桥上时,脚一滑直接掉到了河里,当王玉柱以及村民找到她时人已经没了。
王玉柱安排好妻子的后事后,她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把孩子抚养长大并把她培养成才,这样妻子才能安心的离开。
为了能多赚钱让王雪读书,他每天一大早安顿好母亲和王雪,然后骑着自行车跑二十公里的县城去扛水泥。工钱是按袋算,扛得多也就赚得多。
王玉柱干活很卖力,别人两个小时扛完一车的活,他一个小时就扛完了,这样为老板节约了很多时间,后来他在货场也算出了名的能干,之后大家有活也都习惯性的找他干。
辛苦的干了几个月,终于攒够了王雪上学的钱,开学那天,他看着王雪一蹦一跳的去学校,他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王雪早就学会了烧火做饭,也会帮着照顾奶奶,家里的家务活他也会去做,但是在学习上也从来没懈怠过,每次期末考试后都拿着几张明晃晃的奖状一蹦一跳地回家,这时候能看到养父脸上露出的欣慰自豪的表情,或许就是王雪努力的意义。
3、奶奶病逝,王雪得知自己的身世
2003年冬天,奶奶还是没能熬过去,年迈的奶奶突然病重,整日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咳嗽,一咳就咳出血。经过医生检查,说时日已经不多了,让家属带回家最后好好陪陪她。
奶奶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女王雪,他觉得王玉柱年龄不小了,自己离开之后儿子将来身边连个伴都没有,她也担心王雪知道自己的什时候会抛下王玉柱不管不顾。她把王雪叫到床边,拉着她的手贴在脸上爱怜地摩挲,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告诉王雪真实身世。“有些事情本来想一辈子都不告诉你,也担心你受伤,但现在还是有必要让你知道了。当年你的母亲带着你流落街头,是你的父亲收留你们,并把你抚养长大的……
得知自己并非父亲亲生,王雪错愕的半天没回过神。想着狠心的父亲抛弃了她们娘俩,而养父一直将自己视若己出,从未有过半分嫌弃。他想到养父每天扛水泥而驼背的身躯,低着头小声啜泣道,“我一辈子不会去找我的亲生父亲,在我心里只有王玉柱一个父亲,并向奶奶保证将来一定给养父养老送终。
奶奶病逝后,剩下父女俩相依为命。
经受了亲人又一次的离世,王雪在学习上更加发奋图强,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辜负养父对自己的期望。连续跳级13岁就参加高考。
后来王雪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
女儿上了大学后,王玉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他除了扛水泥,还找了一份零工。长年累月的劳累让他身体越来越差,时常脸色蜡黄,肩膀疼得厉害。但每次给女儿打视频时,都要提前认真地捯饬下面容,怕女儿看到担心。
王雪也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她深知父亲为自己的付出。她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不上课时就会去做兼职,去餐厅当服务员,发传单,再加上每学期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大二时生活费基本能自给自足,还能省下一部分零花钱给父亲买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
父女俩人彼此依靠,早已把对方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2008年,王雪考上了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被保送国外读博。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王玉柱带着女儿去了她母亲的坟上,让她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让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
4.亲生父亲上门认亲
祭拜完母亲之后,王雪为父亲做了一桌子的菜,准备好好庆祝一下,也为感谢这么多年养父对自己无私的奉献。就在这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王雪跑去开门,打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位陌生的男子,还没等王雪反应过来,男子一把抱住了女儿泣不成声,嘴里不停的说对不起你们母女俩。
王雪正不知所措时,养父王玉柱走了过来。他一把把王雪拉回自己的身边,这时对方这才表明来意。
原来对方是王雪的亲生父亲,当年一时糊涂做了对不起王雪母女的事情,后来她听说王雪的母亲去世了,这么多年自己在外面也赚了些钱,所以想回来弥补女儿。
并表示这次他带来了100万,想补偿王家这么多年对女儿的抚养。他希望王玉柱可以收下这笔钱并同意他与女儿相认。
听完了对方的哭诉,王玉柱坐在石凳上一言不发,过了好久,他才说出一句,“让孩子自己决定吧!”
话音刚落,王雪便回答,“在我心里一直只有一个父亲,“他的名字叫做王玉柱,”
随后起身准备将他送走,无论对方如何痛哭流涕,打感情牌,王雪始终不为所动。她虽然与养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她心里,她早已把他们当作亲生父亲。
母亲去世后,养父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她拉扯成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二十四个春夏秋冬,悉心照料,暑往寒来。王雪能体会到养父所有的付出。
父亲天不亮就起来跑二十多公里的山路去扛水泥,赚钱供他读书。他得吃多少苦才把她培养到今天,给了她血浓于水的爱,这些她都不能忘记。而亲生父亲都做了什么,十八年来对她不闻不问。
想到这里她悲愤交加,特意往后退了几步,站得离这个陌生的男人远远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被侵犯感。
最后王雪的亲生父亲找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出面调节,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王雪说:“人不是山岗,总有见面的时候,他终究是你的亲生父亲,可不可以给他一次机会?
此时王雪却态度坚决,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以。”
她最终也没有选择和亲生父亲相认,依然和养父生活在一起。对于王玉柱来说,他很欣慰女儿依然选择和他在一起,但也有些心疼女儿要和他一起吃苦。
从国外留学回来,王雪被一所上市公司高新聘请,之后便定居到了南京,她还把父亲王玉柱接到了家里去住。白天王雪上班,养父就在家养养花,王雪有空了就陪王玉柱一起逛逛公园,为养父做顿可口的饭菜。
生活条件相比从前,有了质的转变,对于他们来说,迎接他们的终于不再是日复一日的压力,而是一个个晴朗的明天。
生而不养,断指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生你的人只是把你从身体里生出来,养你的人是把你从心里生出来。
何况王雪的母亲去世时王雪才五岁,这么多年养父给予她的呵护关爱是怎么也藏不住的,为她强出头,永远为她撑腰,她是被爱意捧着长大的孩子。
中国有句话叫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就是,需要报答的是,养你和教育你的恩情。谁对你有养育之恩,你就该报答谁。
养育之恩大,还是生育之恩大?王雪用她的行动,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