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16:45:01
最近看了一个超小户的改造案例,实在惊艳到我了!
你能想象吗,27㎡的老破小,直接改出4室一厅,还有三分离的卫生间和衣帽间!
改造之前的房子,采光通风差,一片黑漆。放眼望去都是杂物,没有私密空间。一家老中青三代,就在如此阴暗压抑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
经过设计师的改造后,变成拥有四室一厅的美宅,谁看了不说一声绝?!
改造前
这套房子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一栋老式住宅,房子使用面积只有27㎡,层高3.5米。
小小的空间蜗居着三代人:苏阿姨和28岁的儿子王伟,还有年迈的外婆,女儿和外孙女周末时不时也会回来住一住。
外婆患了癌症,长期卧床,苏阿姨每天推着缝纫机出摊,风雨无阻,因为长时间劳累,苏阿姨患上甲亢,心脏也有问题。而王伟也到了考虑婚房的时候。
苏阿姨的丈夫十几年前去世,她凭一己之力支撑起这个家,靠着缝纫的手艺养大了两个儿女。
这套房子空间小,布局也不合理,采光通风差,设施老化等问题都非常严峻。
跟很多老公房类似,房子呈长条形结构,是两室(无厅)的户型,没有独立的客厅、餐厅空间,主卧兼做客餐厅使用。
三代人同住,却只有两间卧室,居住空间不够用。
外婆因为休息需要安静的环境,住在次卧里。
苏阿姨和儿子则在主卧分床睡,没有个人的独立空间,毫无私密性可言。
苏阿姨的女儿周末偶尔回家住,王伟就只能在两个床铺中间铺一块床板,将就睡一晚,空间挤上加挤。
家里没有能装的储物柜,加上没养成断舍离的习惯,杂物堆积严重,本就局促的空间充斥着各类物件,居住环境堪忧。
厨房没有多余的储物空间,冰箱、电饭煲等家电都塞到主卧,做一顿饭要反复来往于厨房和主卧之间...
加上房子位于一楼,采光通风都很差,尤其是外婆住的次卧,没有窗户,常年处在黑暗中,即使是大白天也要开灯,光是看着就非常压抑。
全天都没有采光的外婆房
最亮堂的空间是厨房,其次是有采光的主卧,但因为窗户小,采光并不理想。
小小的房子里,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排水管老化严重,有渗水的现象;煤气管道和煤气表安装在室内,有轻微漏气的问题,非常危险。
改造后
设计师赖旭东接手后,重新调整房子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让这个两居室的鸡肋老公房,变成拥有四室一厅的明亮美宅,整个改造历时35天。
户型改造
巧用错层设计,打造出四个卧室
改变房子格局的关键,就是要将二层空间利用起来。
但3.5米的层高很尴尬,做一层太高,做成传统的loft两层结构却太矮。
设计师巧用错层设计,利用钢结构打造成两层,睡眠区保留1.4米高度,活动区保留2米高度,确保上下两层空间住起来都比较舒适。
二楼是双人床,对应的一楼房间因为空间有限,设计的是单人床,两个床铺之间还有一小段距离,在搭建钢结构的时候,上下两层采用了两个独立钢架,在过度空间搭建另一个钢架,确保下层的人在过度阶段也能直立。
错层的设计,让这个小小的空间拥有了四间卧室,空间的利用非常巧妙!
在原本次卧和储藏间的上方,打造了二层的独立空间,作为儿子的卧室,拥有1.5米宽的双人床、嵌入式衣帽间,还配置了书柜书桌、可移动茶几,功能性和舒适性都得以实现。
二楼房间下方是外婆的卧室,面积虽然不大,但白色+原木色的搭配,让整个空间显得简约温馨明亮。
原本的主卧则打造成苏阿姨的卧室和客餐厅,满足家庭生活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两个空间由一个可推拉的纱门隔断,白天打开推拉门,整个空间通透敞亮,休息的时候拉上门,苏阿姨就拥有一个独立的卧室。
想必你会好奇,第四间卧室在哪?
客餐厅区域安装了壁床,将可升降餐桌降低,放下壁床,客餐厅就变成的临时客房了,是不是很神奇?!
多功能阳光厨房+三分离卫生间
厨房、储物间和卫生间等功能区重新布局,实用性和方便程度大大加强。
首先将洗手台外移,使得淋浴区和马桶区变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完美实现三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卫生间的使用效率。
马桶区用白色小瓷砖和透光不透人的磨砂玻璃,明亮度和舒适度提升了n个等级,扶手、碳化防腐木浴凳等适老化设计,让老人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厨房区域调整了操作台的位置,换到靠窗的一侧,煮饭的时候面朝阳光,画面变得愉悦起来。
看似平平无奇的L形橱柜,其实是个多功能复合体,既作为厨房操作台,也是苏阿姨的工作区。缝纫机就藏在操作台下方的柜子里,旋转层板,拉出缝纫机就能工作。
原本的耳窗和储物间直接上下打通,分为储藏间和开放式收纳区两部分。
靠近厨房的位置是开放式收纳区,用来归置冰箱、热水器等厨卫家电,动线更合理。
临近卧室的部分则是储物间,上层用来作为儿子房间的衣帽间,下层则是一个杂物间,苏阿姨的缝纫机也有了去处。
储物空间增大N倍
通顶式收纳+地台收纳,见缝插针设计收纳空间
对小户型来说,储物空间的设计非常重要。
设计师在储物空间的打造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点,三个常用卧室的床铺采用储物地台的形式,用来存放不常用的物件,比如棉被、换季衣物等。
而顶天立地柜就是隐形的储物神器,卧室客厅区域都打造了顶天立地柜,小空间更建议选择纯白色的柜子,关上柜门,也就隐形为墙壁的一部分。
家里随处都是储物空间,楼梯自带储物抽屉,洗手台旁的窄缝空间设计成抽拉鞋柜,真真是榨干每一寸可利用的空间。
增强全屋采光通风
巧用光电玻璃,小黑屋一去不复返
为了增强采光,将原先主卧的窗户扩大,做成一个连接内外的推拉门,在卧室外打造了一个外置阳台,平时可以坐在这里晒晒太阳,也用来晾衣服。
二楼卧室和外婆的卧室因为处在暗区,没有对外的窗户,设计师安装了特殊的光电玻璃,可以在透明和雾化两种模式中切换,既缓解了采光通风问题,也保留了空间的私密性。
客餐厅作为临时客卧的私密性也考虑到了,巧用可移动的白色搁板,让客餐厅能够作为一间独立的卧室使用。
此外,整个空间配置有两台空调,一共设置了五个出风口,刚好兼顾各个空间的制冷制热需求。
下水道和煤气罐外移
不能更换原本的管道,那就改道外移
下水管道老化严重,最好的办法是更换整栋楼的排污管道,但因为得不到其他业主的支持,设计师只好将位于2楼的管道引流到外面,避免了排水管漏水的隐患。
而煤气管道也改到了室外,解决了煤气泄露问题。
从“黑窄小”逆袭成敞亮美宅,这个家的改造,称得上是小户型里的神级改造。
房子虽小,但生活不能被局限,好的设计就像给房子施了魔法,能让鸡肋空间变得实用又舒适,蕴藏无限可能。
而家的成功改造,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提升小空间的生活幸福感。
(文章来源有品生活,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