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动力监听设备,窃听苏联长达10年,最后是如何被苏联发现的?

2021-09-13 10:38:45

德邦,德邦快递,德邦物流,德邦快递怎么样,德邦物流怎么样

  1971年,美军“大比目鱼”号核潜艇悄悄潜入苏联鄂霍次克海,竟找到苏军的海底绝密电缆,并安装核动力窃听装置进行了长达10年的窃听!

  冷战时期,美国迫切想要了解苏联潜艇和导弹的秘密。当时苏联各大潜艇基地和舰队司令部都靠海底通讯电缆联络,如果能对这些通讯电缆进行监听,那么将会获得许多高价值的苏军机密。但苏军的电缆埋藏地点都是绝密,美国人暗自找了很久都一无所获。

  1970年1月,美国情报部门得知,位于苏联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太平洋舰队核潜艇基地,与隔海相望的海参崴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之间,有一条横穿鄂霍次克海的海底通讯电缆用于两地间的联络。而且这条电缆还与莫斯科连接,用于苏联高层与远东的海军核力量进行长期快速的联络。

  由于苏联人视鄂霍次克海为内海,在此处布下了密集的水面雷达和水下声呐,并严禁外国船只进入。再加上海水可以屏蔽电磁波,苏联认为美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对这条电缆进行监听,所以并没有对信号进行加密,也没有采取其他的通讯防护措施。

  美国人得到这个情报后大喜,决定就选这条电缆监听!为此,美军启动了一项代号为“常春藤之铃”的绝密窃听计划。1970年10月,该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美国人先将“大比目鱼”号核潜艇花了7000万美元巨资进行改装。美国人这次下了血本,为这艘潜艇加装了昂贵的电子,摄影和视频设备,使“大比目鱼”号成了一艘非常先进的间谍潜艇。

  10月1日,“大比目鱼”号核潜艇满载窃听设备和潜水特工出发。为了保密,这艘潜艇上的大多数潜水员都不知道此行的真正目的。美国海军对内声称,“大比目鱼”号派往鄂霍次克海的苏联海军靶场,是为了搜集苏军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碎片,而这艘间谍潜艇最后也确实带回了上百件导弹碎片。

  10月9日,“大比目鱼”号小心翼翼躲过了苏联海军的重兵把守和层层的水下监测,潜入了苏联的内海鄂霍次克海。此时一个尴尬的情况出现了,想要在6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里,找到一条直径只有12.7厘米的海底电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大比目鱼”号只得开着探照灯和水下录像设备在海底慢慢摸索。

  结果,美国间谍潜艇在鄂霍次克海海底摸了半个月却一无所获。就在潜水特工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叫布拉德利的水手想到了办法,他说他在密西西比河上游玩时,看到有电缆的地方会有“此处有通讯电缆,请勿抛锚”的标识(如我们身边有“下有国防光缆,禁止开挖”一样),苏联人会不会也一样呢?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大比目鱼”号冒险潜行到距苏联海岸线仅数英里的地方寻找,果真在奥霍次克海的一处岸边找到一个警示牌,要求渔民避开特定海域。这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举动,让美国人欣喜若狂,他们在警示牌指示的海域经过7天的搜索,终于在12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这条通讯电缆。

  随后潜水特工出艇作业,他们携带了饱和潜水设备,能够在海底呆更长时间。窃听装置是一个长6.1米、直径1.2米的巨大钢柱,内部是由贝尔实验室研制的信号增强、窃听和磁带记录装置,磁带能够记录150小时的内容。磁带录满后,就需要美国潜水特工前来更换,录影带则带回美国由专家分析得到机密情报。

  潜水特工将像一个巨大“项圈”的窃听装置套在了苏联人的电缆上,就像在“常青藤”上吊了一口“铃铛”,这也是“常春藤之铃”名字的由来。这个装置可以将信号增强放大,使得不需要通过切开电缆就能贴着电缆窃听外溢的信号。整个设备采用核动力(钚电池,同位素衰变发热发电),而且如果苏军回收和检修电缆,窃听设备还会自动脱落不会被发现。

  此后,美国人对苏军进行了10年之久的窃听,美军的核潜艇每年还会定期偷偷潜入鄂霍茨克海对窃听装置进行维护和升级。在此期间,苏联人在前9年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

  不过,在1981年10月,这一切都戛然而止。这天,美军的间谍卫星发现大量苏联军舰在窃听装置的海域集结。美国人意识到苏联可能已经发现“常春藤之铃”的秘密,立即派“鲷鱼”号潜艇去回收窃听装置。可等美军潜艇到达时,“常春藤之铃”已被苏联人摘走。

  那么,苏联人又是怎么突然就发现了窃听装置的呢?

  原来,是美国国安局一名叫佩尔顿的情报分析师向苏联出卖了情报。佩尔顿因维修房屋欠下了65000美元的外债无法偿还。他于1980年1月走进苏联驻华盛顿的使馆,将他所了解到的美国情报通通卖给了克格勃,他也因此获得了30000美元的酬金。后来,他又将“常春藤之铃”行动情报卖给了苏联人,获利5000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人收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反倒利用这个窃听装置释放了许多假消息给美国,直到一年后才取走窃听装置。这位泄密的美国国安局雇员在1985年11月被FBI逮捕,并被判处终身监禁,但已于2015年11月24日获释。

  近些年来在我国近海,经常有渔民打捞到外国的窃听装置、水下机器人等间谍设备。这也提示我们,信息传输安全和保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熊猫资讯网版权所有